个人介绍: 河南周口,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高层次人才引进”入职云南大学,获得云南省“兴滇英才”-青年人才和云南大学“东陆青年学者”称号。 邮箱:zhangpengfei[at]ynu.edu.cn 办公室:天文楼2320 承担课程: 《天文数据处理》和《原子物理学》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24年12月-至今,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研究员 2018年11月-2024年12月,云南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研究员 2016年6月-2018年6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后 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组,联合培养 2013年9月-2016年7月,云南大学,理学博士 2010年9月-2013年7月,云南大学,理学硕士 2006年9月-2010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 基于国内外现役高能空间望远镜(如 Fermi-LAT、Chandra、XMM-Newton、NuSTAR 等)的观测数据,开展对活动星系核、脉冲星、双星系统、球状星团等高能天体系统的研究,重点聚焦其高能天文现象,特别是与暂现现象相关的科学探索。通过多波段观测数据的联合分析,深入揭示这些现象的物理起源、辐射机制及演化规律,丰富我们对高能宇宙中天体物理过程的认识,为高能天体物理的前沿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与发现。
取得成果: 1.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活动星系核的双周期性现象。 2. 在球状星团中探测到第一个(至今也是唯一一个)、具有伽马射线辐射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论文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ApJL。 3. 探测到活动星系核电磁波辐射的周期现象持续最长(周期数最多)的目标源。 4. 探测到窄线赛福特I星系1H 0707-495的X射线辐射的双准周期震荡现象,这是国际上在活动星系核中首次发现。 5. 搜寻到一批具有伽马射线周期性辐射的耀变体,并激发了国际上关于耀变体伽马射线周期性辐射物理起源的相关讨论和研究。 6. 新发现了一批具有伽马射线辐射的球状星团,增加了当时伽马射线球状星团数量的25%。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基金, 2022.01-2025.12, 37万,在研,主持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 人才引进经费, 2023.01-2027.12, 60万,在研,主持
云南大学科研启动金,云南大学,2019.01-2021.01,50万,结题,主持
第6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7.08-2018.07,5万元,结题,主持
云南省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2016.11-2018.07,5万元,结题,主持
参加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2018.01-2020.12,56万,结题,第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01-2020.12,26万,结题,第二
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联合基金重大项目,2018.09-2021.08,300万元,结题,参加
发表科研论文列表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https://ui.adsabs.harvard.edu/user/libraries/l3E5vtxNS2Gd8M8_m3hjNg
指导研究生情况
在读硕士:曾璐俊、张梦晴、裴胜宾
毕业硕士:任崇阳、张奥平
协助指导研究生:袁敏(2022届博士)、郑娇(2024届博士),平雅敏(2018届硕士)
|